本文主要讲致敬“最美义工”,让志愿服务精神蔚然成风 | 新京报快评,相信很多朋友对于最美义工事迹,向最美义工致敬,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等问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今天灰勒塔德钱兔就来谈谈最美义工事迹,向最美义工致敬。
第九届“北京榜样·最美义工”致敬典礼在京举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又是早春二月好天气,又见“最美义工”好风采。
2月27日,“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第九届‘北京榜样·最美义工’致敬典礼暨第十届慈善义工风采展示会”在京举行,并对优秀个人和团体进行了表彰。
慈善是一项公众事业,人人都应向上向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已经连续举办九届的“北京榜样·最美义工”颁奖典礼,就是要向那些古道热肠、敬业奉献、服务社会的团体与义工致敬。致敬那些在平凡岗位上、日常生活里,用一腔热血、良善与真诚,做出了不凡事业的人们;致敬他们多年如一日的事功与坚守,致敬他们的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和积德行善、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敬他们为榜样。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义工是一个社会慈善力量的重要构成,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充分发挥义工力量,弘扬志愿者精神,对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超458.1万人,志愿服务团体7.7万个,志愿服务已成为首都文明风貌的“金名片”。
在今年的“北京榜样·最美义工”致敬名单中,有人在新冠疫情时期冲在一线,在社区疫情防控点每天协助成百人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标本采样;有人关注老人身心健康,为老人免费照相、剪发剃头、磨剪子磨刀,成为老人最贴心的人;有人“走千户,访千人”,收集整理治安防范、私搭乱建、环境秩序社区生活痛点,获得广泛赞誉……
所谓义工与志愿服务精神,大概就是这样:不为获取而给予,不求回报而贡献。他们始终抱有对高贵价值的信念感,以充沛的道德感与责任心,投入到烦琐而寻常的工作中。嘉言懿行多了,便能聚沙成塔,谱就一座城市的道德赞歌,给城市公共生活增添一抹光亮与厚重。
“最美义工”刘小平在北京街头为行人提供志愿服务。图/北京慈善义工联合会宣传部
新京报,也始终秉持初心,大道直行,一方面致力于以不同形式记录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所表露出来的善意与勇气,以高品质的正能量报道回馈社会;另一方面,也用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慈善事业,做首都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
仅以2022年为例,2022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为表达对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敬意和关爱,以实际行动支持首都抗疫,新京报联系北京企业联合会为朝阳区垂杨柳医院捐赠了一批生活物资,开启新京报“同心抗疫”公益行动。
同年8月,新京报推出融媒体策划“新疆大叔 圆梦北京”,以文字、图集、视频相结合的融媒方式,记录了大叔来京圆梦的全过程。报道刊发3小时后,微博话题阅读量便破亿,登上微博等各大热搜榜单,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成为一次充满正能量的高水准策划类新闻实践。
此外,新冠疫情肆虐期间,新京报还策划了“爱心公益·扶贫公益直播”活动,帮疫情下的农民走出困境;“感动社区人物评选”年度活动,更是成为新京报参与社会公益的一大品牌……
而今年,也正值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就在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新征程上,要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以雷锋为榜样的义工精神,始终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最美义工的榜样力量,也必将照亮更加美好的公共生活。
微光点点,却可以聚成明炬照亮风雨征程。我们宣传弘扬慈善义工的勇气与善举,以榜样们的正能量好故事日拱一卒,是为了未来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而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撰稿 / 喻辛(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越
猜你喜欢